第62章 江宁府城 赵盼儿 孙三娘
一晃,十天过去了。
五月十五日,清晨,江宁府城。
作为百年前的南唐国都,虽然府城中心的巍峨皇城已经被拆除,但周长二十余里的城墙还在。
城墙高近三丈,宽五丈有余,内外有巨型青砖包砌,青砖上还依稀残留着刀枪剑戟的痕迹。
站在紫金山顶,极目望去,晨曦中的古老城墙像一条奔腾起伏的巨龙,蜿蜒盘亘在大地上,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城内物阜民丰,百业兴盛,人流如潮,车水马龙,论繁华不输汴京!
府城的中心,取代南唐皇宫的是一众衙署,江宁府衙、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提辖司等等皆在此处。
江宁府衙占地百亩,规制宏大,前院为衙署,后院为内宅。
因为江南东路经略安抚司还是初设,没有专门的衙署,赵世安就在江宁府衙合署办公了。
此时,后院的淑芳院中,经略安抚使大人还没起床,一日之计在于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云消雨散,赵世安埋首在盛淑兰的美颈间,呼吸着那迷人的体香,闭目享受着贤者时间。
自从三天前正式纳盛淑兰为妾后,他就品尝到了这个女人的美好,盛淑兰貌似身怀某种万中无一的特殊体质,妙不可言,让人欲罢不能。
不过这种体质一般人无福消受,只有他这样天赋异禀的才能尽情品鉴。
盛淑兰俏脸红晕遍布,星眸半睁半闭,粉唇微张,娇喘吁吁,她的一双玉臂下意识地抚摸着赵世安的头发,温柔至极。
对于这个比自己还小一岁的夫君,盛淑兰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容颜俊美,才华横溢,名动天下,年轻有为,又是这般的温柔体贴!
要是非说有什么不好,那就是那方面的需求太强了些,不光需求强,能力更是匪夷所思、强悍得一塌糊涂,让她为之深深折服!
嫁给他,她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男人,她才知道什么是做女人的快乐!
贤者时间过后,赵世安看了看天色,又开始运动了。
“嗯哼...官人...要...要节制...”
“你说什么,你还要,好,我知道了...”
...
一个时辰后,赵世安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淑芳院,神清气爽至极!
他去了蝶舞院,在小蝶的伺候下,吃了一顿美味又香艳的早餐。
之后,赵世安去了嘉禧居。
嗯,他的大娘子还是比较喜欢随园的名字,连“朝晖堂”都搬过来了。
他到的时候,盛明兰还没睡醒呢,他的小娇妻本来早上就起不来,怀孕后更加嗜睡了。
她的床上还有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在呼呼大睡,粉雕玉砌的,煞是可爱,她叫徐妙锦,是当代勇毅侯最小的嫡孙女。
他们住进府衙的第二天,当代勇毅侯就带着一家老小上门看望盛老太太了。
这就算是主动和解了,盛老太太也没计较什么,她终究是勇毅侯府的女儿,勇毅侯府可以疏远她,但她不能不认勇毅侯府。
隔辈亲,老人都喜欢小孩,盛老太太也不例外,徐妙锦长得粉粉嫩嫩的,小嘴又甜,可讨盛老太太喜欢了。
勇毅侯便顺势说两天后是徐妙锦的生日,请盛老太太过去坐坐,一家人热闹一下。
盛老太太答应了,虽然勇毅侯府已经物是人非,但她还是想回去看看,毕竟那里曾经也是她的家。
徐妙锦生日的第二天,勇毅侯府就把徐妙锦送了过来,留在老太太身边小住,希望通过这个可爱的孩子,把丢失的情分一点一点再积攒起来。
徐妙锦小团子一开始还想家,可在海量玩具和零食的攻略下,很快就乐不思蜀了。
盛明兰对小团子也很是宠爱,一方面是爱屋及乌以及小团子本身招人喜欢,另一方面是小团子第一次见到盛明兰,就说她肚子里面有个弟弟。
要知道,盛明兰怀孕的事儿,知道的人有限,只有他们自家人和明兰身边的几个女使才知道,那时他们才刚进江宁府城,勇毅侯府是不可能知道的。
所以,这就导致盛明兰很喜欢带着小团子玩耍睡觉,她觉得这个小女孩很有灵性。
赵世安没有唤醒盛明兰,他拉着她的小手,静静地坐在床榻上,默默地陪了她一会儿,然后吻了吻她的眉心,离开了。
他去了管理内宅事务“内务厅”,现在后院的一应事务都交由盛华兰打理,盛明兰安心养胎。
就在赵世安假公济私进入“内务厅”和盛华兰卿卿我我的时候,两个风尘仆仆的女子来到了江宁府城的南门外。
...
南门外。
两个一脸疲惫却又难掩美貌的女子,进了城外用棚子搭起来的迎风茶馆,点了一壶凉茶,又借了点水洗了脸,然后就着随身携带的干粮吃了起来。
左边的女子二十五六岁左右,梳着妇人发髻,一身素色衣裙,容貌姣好,肤白唇红,婀娜多姿,尤其是那胸前的硕果累累有种异样的魅惑和妖娆之感!她叫孙三娘!(照片见段评)
孙三娘祖上也是官宦人家,到了孙三娘这一代早就没落了,她年轻时议过亲,对方叫傅新贵。
不过成婚前夜,傅新贵突然暴毙,在傅家人的诋毁下,她克夫名声传了出去,之后再也没有人向她提亲。
(魔改一下,送傅新贵走人,还有梦华录人物插入的时间线是电视剧开始的三年前,前文说了欧阳旭落榜了)
右边的女子二十岁出头,穿着一套浅蓝色普通衣裙,发簪、簪花、发带、耳环都是衣裙的同一色系,虽然都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但搭配在她身上却格外和谐,足见其心灵手巧,她就是赵盼儿!
赵盼儿天生丽质,五官精致如画,肌肤洁白若雪,身段高挑修长,曲线优美,玲珑有致,气质独特,优雅知性,清纯而极具灵气!(照片见段评)
她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儿,七岁那年因父亲获罪而被打入乐籍,发往杭州乐营。
在那里,她结识了宋邀月和宋引章姐妹俩。
初到乐营的赵盼儿很不适应,挨打受罚是家常便饭,是邀月姐姐帮助她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开始,之后也处处照顾她。
十五岁那年,她父亲的旧部寻到了她,帮她拿到了太守的恩令,要助她脱离乐籍。
她也曾求过父亲的旧部,可那位叔叔人情不够,只能帮一人脱籍,而且他还背负着父亲其他旧部的期盼,不能把名额转给他人。
没办法,赵盼儿只能自己先行脱籍,以后再想办法帮她们脱籍。
可就在她脱离乐籍的前夜,宁海军的人点名要她过去献艺,邀月姐姐主动代替她去了,结果被宁海军的人醉酒推下楼摔死了。
她深感愧疚,拒绝了父亲旧部要带她离开重新开始的好意,留在钱塘开了一家赵氏茶坊,一边做生意,一边照顾宋引章。
她和孙三娘也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孙三娘做的一手好点心,她是一手好茶艺,强强联合,再加上她的头脑,把赵氏茶坊经营成了钱塘第一茶坊。
而宋引章也因为出色的琵琶技艺脱颖而出,隐隐有杭州第一琵琶手的趋势。
同时宋引章也收到了不少打赏,加起来足足有近千贯,也置了一些田亩铺子,都是赵盼儿在帮宋引章打理。
赵盼儿本来想着再攒攒钱,然后托关系帮宋引章脱籍的,结果宋引章和其他几个乐营女子突然被汴京教坊司的一纸调令从杭州乐营调到了江宁乐营,打了她们一个措手不及。
没办法,赵盼儿只能用最快的速度变卖了杭州的产业,带着金银细软追来了江宁府。
一路上她和孙三娘是小心小心再小心,可还是被人偷了行囊,只剩下几件衣物和贴身放着的十几两银子,倒霉的不能再倒霉了。
不过好在人都没事儿,如今也总算是到了,也不知道引章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