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去集市
一个多月以前?
兰若诧异地看向他:“怎么现在想到要去了,发生什么事了?”
“我、我想让你过好日子。”
说完低低垂着头,紧抿着唇。
她想到出了大事,急需钱,才让他改变了想法,却没想到是为了她。
兰若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双手捧起他的脸,目光温柔。
“修远,我们的日子在一点点变好,虽然苦了些,但是我们都在努力。”
“我知你心中想办私塾,不然不会一次一次的去县衙询问,我也知你想把所学的知识教给孩子们,所以我支持你办私塾。”
宋修远静静看着她,神色激动。
兰若接着说道:“你想做什么就去做,我永远支持你,不要为了我放弃自己的心愿,如果是我,我也不会为了你放弃的。”
“安心等待着,私塾一定会办下来,不要着急,有我陪着你,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
宋修远轻轻点头,喉结滚动,嗓音有些沙哑:“阿若,谢谢你。”
谢谢你愿意陪在我身边。
厨房内气氛暧昧,两人专注的彼此相望。
兰若踮起脚尖,在他的唇角浅浅落下一吻。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看着他羞红的脸颊,心里的羞耻心早已跑得烟消云散。
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抓着衣服,甜蜜感快要溢出来。
“阿若,我、我们······”
兰若笑着问:“嗯,我们怎么了。”
“你、”
结结巴巴说了半天,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兰若不着急,静静等待着,看他想问什么。
不过她大概猜到了,不想主动告诉,就想听他问出来。
结果他倒好,临阵脱逃了。
望着他踉跄的背影,无奈一笑。
不急,不能把人逼得太紧,慢慢来。
宋修远回到卧房,径直走到炕边坐下,心跳久久不能平静。
方才他想问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不是他想得那样。
因为右腿,他终究是自卑的,不敢轻易问出口。
在房间待了许久,直到厨房传来喊他吃饭的声音,宋修远才收回心神。
吃完早饭后在村口等待。
没看到杨桂芳的身影,兰若想起她儿子昨日回来了,今天怕是不跟着去集市了。
牛车缓缓驶来,众人各自找地方坐。
宋修远挨着兰若,还是和上次一样的情形,车上人太多了。
兰若见身旁没有人注意,悄悄握住了他的手,调皮地眨了一下眼睛。
既然他对自己也有意,那就完全不用顾忌,喜欢就追求,不能让自己留下遗憾。
宋修远轻轻握住她的手,细细感受着手心温度,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眸光里满是温柔和喜悦。
……
到了集市,宋大根和大家说好了时间,牵着牛车到树底下等。
“修远,我想先去绣坊,你要是有别的事就去吧,不用管我,我认得路。”
“无妨,我先送你去绣坊。”
宋修远有些不放心让她一个人。
“你在绣坊等我去接你,然后带你去集市逛逛,买些东西。”
兰若没有拒绝:“好。”
到了绣坊门口,拿出打好的络子和折叠的图样。
“你去吧,我在这里等你,不着急。”
宋修远点头:“嗯,我很快回来。”
望着他走远,兰若转身踏进店铺,望了一圈,没有见到老板娘。
一旁的伙计见状,连忙上前:“客官想买什么,您说,我给您拿。”
“我找你们老板娘,上次和她说好的,这次来带图样给她看。”
“成,您稍等会,我给您叫去。”
兰若点了点头:“好,多谢。”
她有些紧张,不知道能不能卖钱,不求多,几十文也行。
不一会儿,老板娘从帘子后面走出,脸上带着笑意,客气道:“我家伙计说你带了图样来,不知是怎样的?”
“不着急,老板娘先把络子的钱算一下。”指着柜台上打好的络子。
老板娘也不急:“成,我给你算。”
一百根络子,一共二十文钱。
看着到手的铜板,兰若开心的同时,更加坚定画图样卖钱。
打络子打的手疼胳膊酸,早上忙活到晚上,花费的时间和得到的不成正比。
拿出手中折叠的纸,摊开放到老板娘面前:“老板娘看看如何。”
画图时特意潦草了些,表现的像个新手。
“我跟夫君学得画画,画得不是很好,不过图样能看清楚。”
说完焦急的等待着。
老板娘看了一会说道:“样式瞧着不错,要是能配上色......”
兰若接过话:“我可以把配色告诉你,你找人上色。”
这次是试水,能卖钱,以后会慢慢画不同的样式。
“老板娘,你觉得如何?”
“可,图样我要了,二十文钱。”
才二十文,兰若纠结了一下:“行。”
二十文就二十文。
“爽快。”老板娘拿出二十文放在柜台上。
“你画很生疏,有些细节还是没有画好,不过你日后有新的图样了,先拿来给我看看。”
兰若控制住激动的心情,点头答应:“行,我回去好好练画,下次再来。”
有些细节之处她是故意的,就是让她看出是新手做的。
“对了老板娘,我在这里等我夫君可以吧,他一会来接我。”
老板娘应道:“随意,我后面有些事,就不相陪了。”
“嗯。”
兰若走到门口,望着来往的人群,观察他们的服饰和配饰。
等了没一会,宋修远背着箩筐走来。
“阿若。”
兰若转头,笑着走上前:“修远,络子卖了二十文钱,图样也卖了二十文,怎么样,我厉不厉害。”
“厉害。”宋修远笑着夸赞。
图样他见过,并不是很懂,瞧着是不错的。
倒是她会画画,让人有些意外。
“走吧,我们去集市,想吃些什么。”
兰若看着两边的摊贩:“买些糙面和糙米,家里快吃完了。”
“好。”
宋修远带着她来到米面铺子,里面有很多种类,分差的和好的。
兰若望着牌子上写的栗米,才知道栗米就是小米。
“修远,要不买些栗米回去。”
栗米比糙米便宜两文。
“好,买一些。”
宋修远很少买栗米,因为吃不饱,他饭量大,一次要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