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十八,木桶

  

  拿着镰刀往地里走,看到有小块地清干净了杂草,他怕是天色刚亮,就过来了。

“修远,我来了。”

宋修远回过头,站起身看着她:“怎么不在睡会,饭吃了吗。”

“嗯,吃过了,你也是的,怎么不叫我呢。”

兰若走到他身边,仰头佯装不高兴:“我们是一家人,家里的活我也能干,我不想你一个人太辛苦。”

宋修远垂眸看她,解释道:“你身子弱,要好好休息,活不多,我一个人能干完。”

瞧着他腼腆认真的神情,兰若抬手擦掉脸颊上沾到的泥土。

“你呀,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瞪他一眼,转头看着大半块没清理完的杂草,又看向两边别人家的地。

“他们地里草挺少的,经常除草吧。”

宋修远点头:“婶子们常来除草,我在家抄书,地里就没有日日来,杂草长得快,也除不干净。”

清干净了,过段时日来看,又是满地杂草。

兰若看着旁边堆在一起的杂草,想起前世看到农民会把麦秸秆烧成灰,好像是有养地的作用。

“根在土里,镰刀割了还会长,得把根清出来。”

“不好清,总会留下一些。”宋修远重新蹲下,“有些杂草扎根很深,拔都拔不动。”

找人犁地会好些,但也不能全部清除。

兰若在他身边不远处蹲下,用力拔草,拔不出来就用镰刀。

地里草太多,养分都被它们吸收了,玉米能吸收到吗。

“修远,这块地能收成多少玉米。”

宋修远是第一次种玉米,他也不太清楚:“四麻袋该是有的。”

把玉米粒剥下来,能有一麻袋他就满足了。

兰若想起前几天吃过的玉米饼子,还挺好吃的,很香。

“收成了不卖,我们留着自己吃。”

宋修远笑了笑:“好,我听你的。”

两人说着话,没多会,身后传来杨桂芳的声音。

“你俩手脚真麻利,眼看着杂草清完了,我来晚了。”

兰若和宋修远齐齐起身回头。

“杨婶,不是说不用您帮忙吗,我俩忙得完。”

宋修远附和:“杨婶您回去吧,我......”

杨桂芳摆摆手,打断他的话:“人多做的快,修远你继续拔草,我和兰若点玉米。”

说着从篮子里拿出玉米种:“兰若,你来扔。”

“哎,来了。”

小跑着到地头,小心把玉米倒进葫芦瓢里:“这大太阳,估摸明天没雨,种完要浇水不。”

杨桂芳回道:“过今晚看看,不下雨明天浇点水,土太干了。”

兰若点头:“成。”

村里人从小溪那边挖了一条小沟,拿开堵住的木板,小溪的水就会流过来。

不过挖开地头的土,让水自动流进来,怕是会把前面的玉米淹死,还是用桶拎水浇好。

点完了一行,杨桂芳走到旁边一格:“看你们家种玉米收成咋样,好的话我家也改种玉米,每年种栗米差不多够家里吃,一点不能卖。”

她儿子在外做工,自己一个人在家栗米够吃,不用节省着。

家里人多的,一块地收成不够吃,天天要去山上挖野菜。

“你们家收成好,不止我家,村里别人家都不想种栗米了,玉米饼子要比栗米好吃。”

兰若望了一眼前方的水田地,好奇地问:“那他们怎么不种玉米试试看。”

“不敢啊。”

“不敢?”

杨桂芳点头:“是啊,大家不敢尝试,万一没收成,一家老小怎么办,天天吃野菜。”

野菜总有吃完的,光吃野菜吃不饱。

兰若一想也是,宋修远算是打头阵,收成好了,村里人恐怕就都改种玉米了。

有了杨桂芳帮忙,三人配合,很快玉米全部种下。

拿着工具往回走,进了院子里,宋修远接过她手中的镰刀,放到杂物房。

兰若打了一盆清水,望着鞋子沾满了泥土,去屋里换了一双干净的。

见炕尾放着一双干净的布鞋,拿起走到宋修远身边放下:“鞋子换下来,一会我去河边洗洗。”

“我去,你在家歇歇。”

兰若没跟他争,去屋内把被子抱出来晒。

山里昼夜温差大,晒了被子晚上盖着舒服。

院子里用竹子搭了架子,平日里晒衣服和被子。

兰若拍了拍被子,到厨房看中午吃什么。

油渣还剩几块,决定切碎了烙饼吃,在加点野菜和青菜混合,一顿饭完美解决。

下午宋修远抄书,兰若在院子里打络子,平静安宁。

看着桌子上打好的几根络子,无奈停下手。

靠打络子赚钱富起来不现实,费时间不说,钱还少。

兰若拿出炭笔和纸,先把大致图样画出来,细节之处在地上画一遍,确定后,再在纸上画出来。

望着纸上的图样,满意地点头。

应该能卖一点钱。

兰若有些迫不及待,等不到下次逢集。

回头看着认真抄书的人,歇下了心思,老实等逢集在去吧。

傍晚,宋修远被村里人叫走了。

兰若把打好的络子收好,桌子搬进厨房。

“修远在家吗?”

院子外传来陌生男子的声音。

“修远在不。”

男子又唤了一声。

兰若走出厨房,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推开了竹门,手中拿着木桶和木盆,正站在门口。

没见过,不,原主见过,她没见过,不知道叫什么,有些尴尬。

“那个,修远出去了,叔你进来坐,他估摸一会回来。”

男子把东西放在院子里,人没有走进来:“修远叫我大林叔,他早上找我说要木桶和木盆,本来是过两日送来的,这不人家定好不要了,就给你家送来了。”

“谢谢大林叔,多少钱。”

宋修远告诉她钱放在了哪里,她转身要去卧房拿钱,被叫住了。

“一个村的,修远是我看着长大的,不收钱,你忙着,我回去了。”

兰若来到门口,想把人叫住:“大林叔,大林叔。”

他背对着摆了摆手,往西边的方向走。

等宋修远回来,兰若告诉了他:“我说拿钱给他,他不要,转头就走,叫都叫不住,要不你在送去。”

十八,木桶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