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81章攻丹阳朱治计出

  

  山越本来指的是居住在山里的百越族人。

他们人数不多,长期以来能够和扬州的百姓和睦共处,只不过民风彪悍,大汉经常会在这里征兵。

黄巾之乱后,整个扬州江东地区,就有十几股悍匪。

张角败亡之后,他们也和泰山、黑山的那些黄巾残匪一样,进入到了山里,因此他们也被称为是山越。

吴郡的严舆与严白虎被荀攸、张辽、陈到剿灭之后,这些山越乱匪最大的一股就是丹阳的祖郎。

祖郎一直盘踞在泾县,并号称泾县大帅。

由于他实力强大,彭式和费栈这两股小的势力也都和祖郎合并了。

因此整个泾县,被他们占领。

“大帅,乐就和李丰又在我们的百姓中招募了五千兵士,现在要回宛陵,我们劫了他们吧!”泾县县令府中,彭式风风火火的跑进来,大声说。

“不可!”祖郎摇了摇头,“我早就说过,在这里绝不能和袁术为敌!”

“大帅放心吧,袁术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合肥兵败,他只能蜷缩在庐江,而孙策和周瑜也走了,现在的吴景只有五千兵马,况且朱治回来了,他现在已经投到了陶应的麾下,宛陵肯定有一场大战,谁还顾得了我们!”

“大帅,彭头领说的有道理,依我看,这丹阳将来肯定是陶应的,我们现在一定要增强实力,不然就会和吴郡的严白虎一样,陶应麾下可是兵强马壮啊!再加上蒋钦周泰的水军,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乐就李丰这五千兵士,可都是青壮啊!”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劫了这五千兵士。”祖郎也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意见统一之后,三人立刻率领自己麾下的五千兵马出发了。

双方都是五千兵马,但是祖郎信心十足。

山越的这些兵士确实强悍,但他们没有什么忠心,现在刚刚招募来,肯定是一盘散沙,何况他们是准备伏击。

半个时辰之后到了伏击的地点,泾县这一块,他们对地形都很熟悉。

时间不大,乐就李丰率领着五千兵士就过来了。

双方立刻大战在一起。

的确和祖郎想的一样,他们一出现,对方就慌了,乱作一团。

但是他们有些高估自己,看轻乐就和李丰。

人家好歹是袁术麾下排得上号的大将,这些新兵也不全是乌合之众,给祖郎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不过最终,乐就李丰还是败了。

祖郎也没有追,而是开始收拢俘虏,他们的目的就是这些兵士。

乐就李丰带着三百多护卫,败退了二十多里,人困马乏,正准备休息。

突然杀出了一队兵马,将他们包围了。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平东将军麾下,军司马凌操,在此已等候你们多时了!”

“凌操?他不是在宛陵城外吗?”乐就李丰心中一阵发懵。

现在的这种情况,乐就李丰几乎绝望了,打,那都是送死,现在恐怕连跑的力气都没有了。

宛陵太守府中,吴景有些坐立不安。

城外朱治的兵马,只是驻扎在西门,并没有围城。

五千兵马,他根本没放在眼里,就算吴郡的张辽和陈到率军到了,他也有信心。

因为乐就李丰的五千援军也快到了。

但是他心里就是有些莫名的慌乱。

“主公不会出事吧?少将军攻打江夏应该顺利吧?”

他心里想的不是宛陵,不是丹阳,而是江夏,以及孙坚的情况。

“禀太守,乐就李丰二位将军,已到东门外!”一名兵士前来禀报。

“乐就李丰来了,太好了,集结护卫,本太守立刻前去迎接!”

如果是平时,吴景命令兵士打开城门迎进来就行了,但现在是战时,他必须要谨慎。

由于朱治的兵马驻扎在西门之外,因此东门的防守相对薄弱。

吴景来到城头之上,果然看到城外一队兵马已经列好了队伍,在最前面的正是乐就和李丰。

“吴太守,听闻陶应派兵攻打丹阳,我等率军来援!”

“二位将军辛苦了!”吴景在城头上向乐就和李丰拱了拱手,“打开城门!”

“诺!”

“咯吱吱……”声音响起。

两扇厚重的城门慢慢打开。

乐就和李丰峰率领麾下兵马缓缓进入城中。

不一会儿,五千兵马全部进入城中,而这时,吴景也从城头上下来。

“立刻抢占城头!”乐就旁边的一名护卫原来是凌操假扮的!

“你们……”吴景脸色大变。

“吴太守,对不住了,我们现在是平东将军麾下!”乐就笑着说。

吴景一看,赶紧向西门的方向跑去,因为城中的兵马大多数都在西门。

但凌操怎么可能让他如愿,很快便追上,两人大战在了一起。

吴景本来就不是凌操的对手,再加上周围到处都是徐州兵,仅仅七八个回合,便狼狈不堪,险象环生。

好在旁边的护卫拼着性命,挡住了凌操。

吴景知道大势已去,带着几百兵士,逃向另一处城门。

寿春城外,一片田地中,一些官员正在和百姓一起用一个新的农具耕田。

平东将军陶应、九江太守陆康、以及将军府长史张纮和许多官员都站在田垄上。

而使用的新农具和旧农具相比,其实改进的地方很少。

只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表面看起来,他让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掉头和转弯,操作灵活。

当然,这一切的设计都来自于陶应。

穿越三国,他没有系统,但现代的一些思想和见识总是有一些用处的。

大的发明做不了,可像一些的简单的农具改进,比如犁、水车他还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原理很简单。

不是古人不会做,而是时代所限,没有想到那里,只要陶应一点拨,那些工匠便能完成。

当然,三国时期著名的发明家马钧、刘晔他也想到了,可刘晔现在只有十二三岁,马钧这家伙不在南方,没办法呀!

当然还有一个工匠郑浑,此时,在长安一带,暗卫已经在找了。

“主公,真的一头牛拉动了,而且看起来还不费力!”陆康看到正在耕田的百姓非常激动,“如此一来,我们能耕种的良田就更多了!”

以前两头牛拉犁,速度还很慢,可现在一头牛拉犁,速度反而快了。

这岂不是说耕田的速度提升了一倍以上啊?

“主公真乃神人也!”张绂也是激动万分。

这小小的改动,竟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主公能够想到啊!

第81章攻丹阳朱治计出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