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6章婚期至三喜临门

  

  自穿越以来,陶应第二次结婚。

这一次比上一次纳妾的仪式要隆重的多。

徐州刺史陶谦的儿子,长水校尉,身份本来就不低,再加上糜家在徐州的影响力非常大,他们两家的联姻,规模能小吗?

糜竺给妹妹的嫁妆非常丰厚,他也知道陶应最需要什么,粮食、盐铁、马匹,尤其是那五百匹战马,那可是糜家商队,从匈奴、乌桓、鲜卑等外族,多次交易得来的。

那些外族的首领,也都看到大汉开始衰败,他们入侵似乎有了可能,因此,把战马看得非常紧,不但提高了交易的价格,还限定了数量。

也就是糜家,换作普通的商家,根本买不起。

这让陶应非常高兴,骑兵在这个时代,那可是大杀器啊!

尽管他以后的目标先是南方,可也并非不需要骑兵,以前历史中,曹操的虎豹骑差点在荆州直接把刘备灭了。

而吕布凭什么占据徐州?完全是因为他有一支强大的并州狼骑。

在中原和北方,骑兵的作用就更大了,公孙瓒能够击败刘虞,在前期也能够压制住袁绍,不就是因为他有一支强大的白马义从吗?

而白马义从被破了之后,公孙瓒便只能蜷缩在燕京城中,最终被袁绍所灭。

有了战马,陶应马上考虑骑兵的统领。

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赵云啊!

以前,历史记载,赵云是191年,带着几百人投奔公孙瓒的。

而此时的赵云还在常山真定。

赵云不是鲁莽之人,当时冀州的许多文士和将领都投奔了袁绍,而赵云却舍近求远,投奔公孙瓒。

当时公孙瓒还问过原因,赵云回答,天下大乱,明主难辨,他要投奔的是能够实施仁政的地方。

当时幽州是在刘虞的治理之下,平定了张纯的叛乱和丘力居的入侵,百废待兴。

而冀州袁绍刚刚夺取了韩馥的地盘,百姓的生活有些困苦。

现在尽管天下还没大乱,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已经在大乱的边缘。

赵云最看重的是,能否实施仁政,从这一点上来说,徐州是最合适的。

青州、兖州,泰山匪寇猖獗,冀州黑山张燕盘踞,幽州张纯叛乱,丘力居入侵。

于是,他马上派史阿亲自去请赵云。

按照自己的计划,明年要在广陵打造一支水军,可是现在水军的统领,还不容易找。

琅琊莒县的徐盛,陶应驻扎在莒县的那段时间,还专门派人打听过,那才是一个十几岁的大孩子。

周瑜现在十四岁,估计已经跟孙策很熟了,这是没法挖过来的,除非你把孙策收服,这可能性暂时没有。

临淮鲁肃现在十六岁,人家是富商家的子弟,现在会远远的来徐州?也不合适。

东莱太史慈是个孝子,而孔融又对他有恩,现在是不会离开青州的。

当然按照历史的轨迹,等太史慈到了刘繇的麾下,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蒋钦周泰此时在九江做水匪,要收服他们,自己得带兵去啊!

但你率领兵马进入扬州,人家扬州刺史陈温能答应?朝廷也会干预,你这是要造反吗?

不要看朝廷现在羸弱,人家把你的官职一撸,你还想募兵,还想招募人才吗?根本不可能!世家大族也会远离你而去,你连粮草都没有。

大义的名分千万不能丢,在这个世家为尊的现实中,陶家太弱小了。

一切还是慢慢来吧!那些名将该成长的,让他们也慢慢成长。

终于到了大婚这一天,陶应真正见识到了完整婚礼的模样。

整个程序比现代的要复杂很多,整整两个时辰才进行完,直到下午酒宴才开始。

而在这个期间,新娘在洞房中,陶应给来贺礼的贵宾一一敬酒。

这又是一个时辰。

终于到了入洞房的时候,也就是陶应的身体素质非常好,换作别人,恐怕早已趴下了,还入什么洞房啊?

陶应来到洞房门口,只见两个侍女一身红装,每人手中都捧着一支红烛。

看到陶应过来,行了一礼,然后打开房门。

陶应进入院子之后还有第二道门,门口站着一名丫鬟,这是糜贞的贴身侍女,她满脸笑容的向陶应行了一礼。

“请姑爷入洞房!”

陶应进入洞房,虽然是寒冬,但屋里非常温暖,火盆里炭火很旺,而且没有烟。

两只红烛高照,将整个洞房照的如同一个非常大的红灯笼。

糜贞坐在床沿边,头上顶着盖头。

与当初的蔡琰不同,陶应还没有见过糜贞的面。

在这个时代,很多夫妻,洞房花烛时才见第一面,这简直就像开宝箱一样,是美是丑,全凭运气。

不过陶应不用担心,他要娶的女子,肯定都是这个时代有名有姓的大美女,绝对差不了。

不像现代,全凭化妆,那才是自然之美啊!

带着满心的期待,陶应慢慢的揭开了盖头。

果然,倾城之美!

精致的脸庞上带着一抹娇羞,白里透红,如三月的桃花。

二八芳龄,少女的青春气息更加渗透出纯洁之美。

陶应看的有些呆了。

他突然有一点负罪感,她只有二八芳龄呀!

难道……

不过很快,他又明白了,现在的身份和时代,如此的娇妻你若不同房,才是对她最大的不尊重,才是这个时代的渣男啊!

怎么能做渣男了?

陶应顺势将糜贞搂在怀里。

果然,糜贞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接下来的一切是那样的轻车熟路。

织女含羞解金扣,牛郎带笑灭银烛……

金风雨露一相逢,人间最美是今宵……

新年到来之前,朝廷的封赏也到了。

其实也就是对除了刺史之外,其他官员的任命。

陈登为徐州长史,张昭为治中从事,糜竺为徐州别驾,徐晃为骑都尉,萧建为琅琊相,王朗为东海太守。

彭城相、下邳相以及广陵太守,是以前任命的。

臧霸、孙观、糜芳、孙康、典韦、尹礼、吴敦等人,则由刺史府直接任命。

对于下邳,乃至于整个徐州来说,可谓三喜临门。

乱世之中,短暂的安定是非常珍贵的,所有人都在欢庆。

许多客商也都赶到了这里,喜庆气氛都要赶上洛阳城了。

第26章婚期至三喜临门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