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201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

  

  美国就像渣女。

这一观点宋和平从未改变。

华盛顿的政客需要的是忠心的狗。

而宋和平不是狗。

也做不了狗。

所以,哪怕刚刚洗白上岸恢复了合法身份的宋和平仍旧认为自己在未来很可能跟美国人翻脸。

毕竟,哪怕给美国人当狗也说不准哪天就被烹了端上桌上当食物,更何况自己这种一向自主的人物。

搞不好老美那边的高层现在就已经有了想要在歼灭1515武装后对自己动手的打算。

永远不要高估一个霸权国家掌权阶层的道德底线。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老祖宗的智慧永远不会错。

所以,宋和平必须趁现在利益最大化。

钱、武器、兵员!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都要。

翌日上午,九点五十分。

巴克达“绿区”核心区域,联军联合指挥中心大楼在炽烈的阳光下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冰冷气息。

钢筋混凝土墙体厚实,窗户窄小且嵌着防爆网,楼顶隐约可见通讯天线和疑似近防武器的轮廓。

环绕大楼的美军士兵穿着全副武装的“拦截者”防弹衣,戴着深色护目镜,手中的M4A1卡宾枪枪口微微下压,但手指无不紧贴着扳机护圈。

宋和平和“猎手”俩人穿着Multicam迷彩作战服走进大楼,通过层层严格的身份核验、金属探测器和生物特征识别,两人在一名面无表情的美军联络官引导下,走进了指挥中心大楼内部。

会议室的防爆门被卫兵从内部推开。

瞬间,房间内所有的目光,或审视,或好奇,或毫不掩饰的敌意,齐刷刷地聚焦在门口宋和平身上。

不少这里的美军军官大部分没见过宋和平。

但不少人早就听说过宋和平。

都知道这家伙是这里曾经的传奇人物。

一个从前被列入恐怖分子名单上的臭名昭著的头目,此时却大摇大摆走进美军的指挥中心,还成了这里的座上宾。

每个人心中除了惊讶之外就只能感慨世界真奇妙。

百岁不死都有新闻看。

会议室正中央是一张巨大的长方形会议桌,上面摆放着矿泉水、记录本和几个小巧的加密通讯器。

墙壁一侧是占据整面墙的高分辨率电子战术地图,此刻正处于待机状态,呈现出伊利哥及周边地区的卫星底图。

另一侧则悬挂着多块液晶屏幕,其中两块已经亮起,分别显示着波斯代表阿凡提和俄方代表涅佐夫准将的视频画面。

桌旁已经坐了几人。

其中一人是目前驻伊利哥美军部队指挥官科特上校,从三年多前开始,美军就陆续撤出伊利哥。

道目前为止,留在这里的美军只有一个空军基地和少量的陆军以及后勤人员。

真正的战斗部队不多,只有不到一千人。

这也是为什么白房子同意跟前“恐怖分子”宋和平合作的原因。

除非再次大规模驻军进入伊利哥,否则美军现在靠绿区和附近基地里的这两千多名美军还真没办法清剿西北部数万1515武装分子和亲1515组织的地方武装势力。

对于宋和平,科特上校天生带有一种不信任感。

而真正让气氛紧张起来的是科特上校身边的那位。

詹姆斯少校。

美军特种部队少校指挥官。

当宋和平的目光与他对上时,仿佛有火花在空气中爆开。

如果目光能杀死人,那詹姆斯少校愿意用目光将宋和平杀死一千次以上。

西利亚沙漠和山区的追逐战,无线电里部下临死前的惨叫,无数次精心布置的围捕却被对方像泥鳅一样滑走……

那此行动的失败和损失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记忆里。

如今,上级却命令他与这个曾经的死敌坐在同一张桌子前,并将他称之为“盟友”。

这简直是对他和他那些牺牲部下最大的嘲讽。

宋和平能清晰地感受到了敌意。

对方不爽。

宋和平就想让这些人更不爽。

于是迎着科特上校和詹姆斯少校的目光走上前去主动打招呼道:“两位,需要自我介绍吗?”

科特上校愣了一下,率先站起身。

出于基本的礼节,也是出于对当前合作局面的维系。

他伸出手,动作标准而略带僵硬:“宋先生,欢迎。希望我们接下来的合作能够顺利。”

他的英语带着德克萨斯州特有的拖腔,语气官方,听不出太多情绪。

宋和平伸出手与他轻轻一握,触感干燥而有力。

“科特上校。”

他简单回应,声音平稳。

“我听说过你。”

随即,他的目光转向依旧坐在那里的詹姆斯少校。

詹姆斯少校终于动了。

他极其缓慢地站起身,动作像是生锈的机器,每一个关节都透着不情愿。

他没有伸手,只是用那双冰冷的眼睛死死盯着宋和平,下颌的肌肉绷紧,从牙缝里挤出了三个字,如同掷出的冰碴:

“宋和平。”

几乎是咬牙切齿,生硬得割人耳朵。

那省略了名字的称呼,更像是一种蔑视和划清界限的宣言。

宋和平对此毫不在意,早就预料到会是如此。

他迎着詹姆斯那杀人的目光,极其轻微地地点了一下头,幅度小到像是颈部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

没有言语,没有表情,但那种彻底的、居高临下的无视,比任何针锋相对的回击都更具杀伤力。

他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前,拉开椅子,坐下。

动作流畅自然,就像刚才那剑拔弩张的一幕从未发生。

“猎手”无声地站在他侧后方的墙边,如同一个沉默的影子,但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詹姆斯少校和他身边的几名美军军官。

科特上校眼底闪过一丝无奈,但很快掩饰过去。

他清了清嗓子,重新落座,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以及屏幕上的代表:“各位,既然人都到齐了,我们开始吧。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最终确认‘熔炉’行动的细节和时间表。宋先生是此次行动地面攻势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下面由他为大家介绍具体部署。”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宋和平身上。

宋和平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起身,走到那面巨大的电子战术地图前。

他拿起触控笔,屏幕瞬间亮起,高精度的军事地图清晰呈现,不同颜色的线条和符号标注着敌我态势、进攻轴线和目标要点。

“基于我们在埃尔比勒达成的共识,以及过去几天的准备——”

他的英语标准得几乎听不出口音,“我宣布,‘熔炉’行动,正式启动。”

触控笔在地图上划过,一道醒目的红色箭头从苏莱曼尼亚市延伸出来。

“七天后,当地时间凌晨四点三十分,东线攻势率先展开,分为两个方向展开进攻。”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苏莱曼尼亚方向由我直接指挥,下辖‘音乐家’防务公司从非洲抽调的两个精锐雇佣兵营、‘解放力量’游击队主力以及阿布尤旅,总兵力约一万五千人。任务是从苏莱曼尼亚南下,首要战略目标——”

笔尖在达古克镇的位置重重一点。

“攻克达古克!这里是1515武装东线防御的重要支点,拿下它,就能打开通往南部的门户。”

红色箭头继续毫不犹豫地向南推进,指向另一个重镇。

“拿下达古克后,不做停留,利用战役突然性,乘胜追击,最终目标——提特里克!”

笔尖在提特里克画了一个圈,如同套上目标的瞄准镜。

“占领提特里克,将彻底切断欧宰姆地区1515武装与西部摩苏尔等地的联系,完成战略切割!”

他略微停顿,让信息被在场的人充分消化,然后目光转向桌旁的伊利哥政府军陆军指挥官赛义夫将军。

“另外一个方向是赛义夫将军指挥的伊利哥政府军第9装甲师和另外两个机械化师……”

宋和平继续说道,“你们的任务是在我动手南下的同一时间,于巴克达以西向欧宰姆外围阵地发动强有力的佯攻和牵制性攻击。需要制造出主力决战的态势,最大限度地吸引并黏住欧宰姆守军的注意力,为我的部队南进创造机会。”

赛义夫将军看着地图上欧宰姆那个坚固的堡垒符号,眉头紧紧蹙起,粗壮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最终还是没有提出异议。

他清楚自己部队的攻坚能力远不如这些经验丰富的雇佣兵和游击队,牵制任务虽然同样危险,但更为现实。

他沉声应道:“请放心,我们会完成自己的任务。”

宋和平的目光转向大屏幕上的俄方代表。

“西线及境外,涅佐夫准将。”

触控笔跳到了西利亚东部地区。

“请俄军及西利亚政府军方面,务必在欧宰姆方向战斗打响后48小时内,于西利亚东部,特别是代尔祖尔至拉卡一线,发动计划中的大规模战略性反攻。我需要你们牢牢牵制住1515武装位于西利亚境内的主力部队,阻止他们跨越边境增援伊利哥战场。”

屏幕上的涅佐夫准将对着话筒,用带着浓重俄语口音的英语回复道:“俄方空天军、特种部队及瓦格纳雇佣兵、西利亚政府军地面部队已按计划完成集结,将准时发起攻击。坐标及时间节点,会按约定渠道同步。”

“北部,阿凡提先生。”

宋和平的笔尖移向伊利哥北部靠近波斯边境的山区。

“波斯方面及盟友武装的南进攻击,时间节点定在我的南进部队攻克达古克,并确认向提特里克展开攻击之时。你们的任务是利用山地地形,快速南下,最大限度地搅乱1515武装在北部区域的防御体系和指挥节点,清除其分散据点,俘获高价值目标。”

视频中的阿凡提,依旧穿着那身朴素的传统长袍,但眼神深邃。

他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只是对着镜头微微颔首,言简意赅:“明白。圣城旅及盟友部队已就位。”

最后,宋和平的目光重新回到会议桌前,先是掠过科特上校,然后定格在一直面带愤慨的詹姆斯少校身上。

“最关键的边境封锁和空中火力支援,就拜托美军的兄弟们了。”

宋和平的触控笔在伊利哥与西利亚漫长的边境线上划出一道厚重的蓝色弧线。

“这里,西利亚边境,需要建立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他的笔尖又移向伊利哥南部那片代表着广袤沙漠的土黄色区域,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

“这里,南部沙漠,是我们预设的‘空中猎杀区’。”

他看向詹姆斯少校,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这两片区域,需要美军提供绝对的、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制空权,以及及时、猛烈、精确的空中打击。詹姆斯少校——”

他特意加重了这个称呼。

“你的特种部队小组,需要前出至边境关键隘口和沙漠边缘的制高点,建立观察哨,为空中力量提供实时、精确的目标指示和毁伤评估。你们的眼睛,将决定空中火力是否能发挥最大效能,也关系到能否将试图流窜的1515武装分子彻底埋葬在沙漠里。”

詹姆斯少校感觉宋和平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刻意提醒他过去在西利亚沙漠里的那次失败,像是在嘲讽他现在恨不得杀掉对方却不得不听命于对方的处境。

他没有看宋和平,而是将目光直接投向科特上校,带着明显的不忿说道:

“上校!我的小队已经按计划部署到预定阵地。我们会完成自己的任务。确保空中支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空军联队和战区指挥中心的职责!”

他强调着“自己的任务”,刻意将宋和平排除在外,明确表示他只对美军内部的指挥链负责,而非听从宋和平这个“外人”的调遣。

科特上校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和愠怒,但很快被掩饰下去。

他轻轻咳嗽一声,打圆场道:“詹姆斯少校,协作是双向的。宋先生,请放心,战区司令部已经批准了详细的空中支援计划,空军和海军的航空兵联队会全力配合。火力呼叫通道和识别信号会确保畅通。”

宋和平对詹姆斯的态度和科特的圆场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希望如此。”

便不再纠缠这个话题。

他深知,在这种层面的合作中,强求表面的服从毫无意义,最终还是要靠战场上的实际表现和利益捆绑来推动。

接下来的时间,会议进入了更加繁琐但也至关重要的技术协调阶段。

通讯频率的划分、敌我识别信号的每日更换规则、紧急情况下火力呼叫的优先权限和流程、不同单位间交火规则的明确,尤其是避免美俄空中力量误击、伤员后送路线与医疗支援的对接、后勤补给点的设置与安全……

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行动的顺畅和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

宋和平始终站在地图前,或是在白板上写下关键信息,清晰地阐述着每一个环节,应对着各方,尤其是美俄双方在技术细节上的疑问和补充要求。

他的思维缜密,对战场环境和后勤运作的了解深入骨髓,展现出远超普通雇佣兵头目的专业素养和大局观。

詹姆斯少校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只在涉及到他小队具体行动路线、撤离点和与空军协调频率时,才会用最简练、最专业的术语提出要求或确认信息,全程避免与宋和平有任何直接的眼神或语言交流。

但他紧绷的嘴角和偶尔下意识摩挲腰间手枪握把的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会议持续了近三个小时。

当所有主要细节基本敲定,科特上校宣布会议结束时,众人纷纷起身。

詹姆斯少校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站了起来,看也没看宋和平一眼,径直大步流星地走向门口,仿佛多停留一秒钟都难以忍受。

他带来的几名特种部队军官紧随其后,如同一阵压抑的风暴卷了出去。

宋和平则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面前的资料,然后站起身,与科特上校和赛义夫将军礼节性地点了点头,又对着屏幕上尚未断线的阿凡提和涅佐夫致意后,才带着“猎手”不紧不慢地离开。

走出指挥中心大楼,炽热的阳光和巴克达特有的混杂气味再次将他包裹。

他微微眯起眼睛,看着远处“绿区”围墙外那些低矮、残破的建筑,以及更远方天地交界处模糊的地平线。

八年的隐忍、挣扎、在血与火中的浴血奋战,终于将他推到了这个能够亲手撬动地区局势的位置上。

重返巴克达,在这座充满记忆和伤疤的城市里,与曾经的死敌虚与委蛇,只是他踏上更高舞台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熔炉”行动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不仅要面对凶残狡诈的“1515”武装,在复杂的城镇和沙漠地形中指挥一场多线协同的硬仗,还要时刻提防着来自“盟友”背后可能射来的冷箭,尤其是像詹姆斯少校这样,将个人恩怨凌驾于任务之上的人。

战争,从未改变。

而人心,比战场更加叵测。

今天九千字更新。

求月票!求月票!

第1201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