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016章 暗夜之矛

  

  40小时后。

深夜。

C-130“大力神”运输机撕裂北非平流层的死寂,后舱门液压系统嘶吼着向两侧洞开。

狂暴的负压气流瞬间抽干机舱空气,发出地狱深渊般的尖啸。

十六名SAS“椅子”分队成员如同焊在甲板上的黑色雕像,抗压服表面的温度调节纤维在-56℃的严寒中泛起白霜。

机舱顶部的红灯刺破黑暗。

“绿灯三十秒!”

跳伞长的吼声被骨传导耳机直接锤进耳膜,盖过四台艾里逊T56涡轮螺旋桨引擎的疯狂咆哮。

指挥官麦克米兰中士的氧气面罩凝结着冰晶,夜视镜片后的冰蓝色瞳孔纹丝不动。

他竖起两根裹着防火Nomex手套的手指,猛地向前劈下——“GO!GO!GO!”

十几条黑影决绝地扑进暗夜。

自由落体的瞬间,G力如巨锤砸向胸腔。

手背上高度表的显示屏上,高度数字疯狂跳动——

28000

27000

26000

“稳定姿态!保持编队!紧跟引导员!”

麦克米兰在气流翻滚中调整成头下脚上的俯冲姿态,双臂紧贴躯干。

下方,北达尔富尔的地貌在AN/PVS-31双筒夜视仪的幽绿视野中铺展——干涸的河床如大地皲裂的血管,锯齿状山脊切割着无垠黑暗。

集结点“墓碑”的坐标在臂载终端GPS界面上恒定闪烁。

“两千五!”

尖兵的声音冷静如精密仪表。

“八百!开伞!”

十六具MC-5翼伞包同时爆出沉闷声响。

高强度尼龙伞衣吃住气流瞬间,下坠之势骤减为可控滑翔。伞绳操控杆被猛然下拉,翼伞切入预定气流层,发出低沉的空气撕裂声。

十六只黑色巨蝠以60公里时速无声滑向目标,飞行电脑自动修正着航向偏差。

“墓碑接触倒计时三分钟。落地即战斗配置,扇形警戒。”

麦克米兰的声音通过加密UHF频道传入每个队员耳中,冷硬如锻打中的钢坯。

同一时间。

五十公里以东,一架经过雷达吸波涂层处理的“湾流”G550如幽灵滑过云层边缘。

机舱内,十六名“马萨达”行动队员检查完装备,扣上呼吸面罩。

摩萨德和英军特种部队行事风格完全不同。

如果条件许可,他们更喜欢利用民用机实施渗透。

列比亚自从内战后,空域如同虚设,改装的湾流G550如入无人之境。

舱门无声开启,十六道身影排队走搭舱边,纵深跃入深渊。

他们全身笼罩在热光学迷彩斗篷下,红外信号被纳米级冷却循环系统压制到与环境温差±0.3℃以内。

摩萨德“马萨达”行动队阿尔法小组——刺刀部队最锋利的刃尖。

组长埃坦·拉维德少校在自由落体中展开左臂。

战术终端屏幕幽光亮起,着陆点的数字高程模型与实时卫星红外影像精准迭加。

他屈指叩击面罩传感器,量子加密信道瞬间联通:“全体都有了,高度两千,开伞预备。”

作为摩萨德情报机构直属行动队“马萨达”里最高等级的阿尔法小组,“马萨达”这个名头很有来历。

这支小队的队徽上绣的是历史上的犹太古城马萨达。

公元73年,当罗马军团攻破城墙,九百六十名希伯来士兵选择自尽而非为奴。

“MasadaLoTipolShnit!”(马萨达永不陷落第二次!)——这是他们的民族的誓言,成为戴胜鸟国特种部队的灵魂图腾。

摩萨德特别行动处下辖三支“刺刀组”:阿尔法组专司高价值目标清除;布拉沃组负责敌后设施破坏;查理组承担人质营救。

每个成员都经“野小子”特种部队淬炼,再接受两年内盖夫沙漠的“沙魔”训练营洗礼,掌握毒剂配制、考古伪装、战机驾驶等非常规技能。

“开伞!”

十六具GTX-9翼伞轰然张开。菱形编队在夜空中精确校准角度,以近乎零声噪的姿态切入“鬣狗”隘口上空。

他们的装备是科技杀戮的结晶:微声TAR-21突击步枪整合了激光指示/测距模块;背负式“铁幕”电子战系统可瘫痪半径1.2公里内的通信;鞋跟内嵌的超声波发生器能震碎电子锁芯。

“距离着陆区还有二十秒。”

埃坦的声音毫无波澜。

翼伞操控绳微调,碎石坡在四目全景夜视仪中急速放大。

“落地后按预案转换伪装。多伦,着陆即启动‘幻影’通讯屏障。”

——

E7峡谷西侧,英国人的集结点。

最后一名SAS队员触地的瞬间,MC-5翼伞已被特种消音折迭器收纳入抗压背包。

十六人如墨汁渗入沙地,只有夜视仪中移动的热影暴露着生命迹象。

麦克米兰半跪于风蚀岩根部,卸下伞包后露出标准的Multi-TerrainPattern迷彩。

L119A2突击步枪的旋拧式消音器反射着哑光。

战术平板在黑暗中亮起微芒:

“已释放无人机进行第三次扫描完成,热信号背景纯净,周围安全。”

情报士官的声音细若游丝。

队长麦克米兰点开电子地图扫了一眼后,确定了自己的方位:“位置无偏差,展开搜索前进队形,朝目标出发。”

十六道身影分成两队,一队在前,一队在后,迅速潜入黑暗。

特制Vibram橡胶靴底吸附沙砾,L119A2枪口以45度角随时指向威胁轴心。

他们采用“搜索前进”队形:两人尖兵组负责路径侦察与陷阱排查,后续队员按5米间隔梯次跟进,火力扇面覆盖360度威胁区。

这是SAS用两百年帝国暗影锤炼出的“幽灵步”——每小时推进1.8公里,心跳不超过90次/分钟。

——

希伯来人集结点。

十六名“阿尔法”队员在28秒内完成伪装转换,将自己化妆成石油工程勘探队员。

磨损的卡其布工装沾满沙尘,帆布背包鼓胀着岩石样本,手持地质锤在多孔玄武岩上敲击取样。

只有行家能看出破绽——他们始终保持着7.5米的战术间隔,后腰工装裤下藏着快拔枪套的硬棱角。

埃坦背靠风蚀岩柱,展开泛黄的地质图,指尖却压在隐藏的战术平板边缘。

加密信道传来震动:

“‘阿尔法’呼叫‘国王’,请求最终行动确认。”

埃坦用希伯来语低语,视线扫过伪装成罗盘的激光通讯器。

特拉维夫地下指挥中心,雅格盯着卫星监控屏。

代表英军SAS的蓝色光点正按计划移向E7峡谷,但他冰灰色的瞳孔里翻涌着不信任。

他没有立即回答埃坦的呼叫。

“雅格。”

埃坦在无线电里继续追问:“英国佬给的路线有几分可信度?”

“英国人情报网早成筛子了。”

雅格的声音切入专用频道。

“改变路线,别使用计划好的路线,执行备用计划。”

“阿尔法收到,立即执行。”

——

伦敦,MI6行动指挥中心。

弧形巨幕上,代表阿尔法小组的红色光点突然九十度折转,改变了行军路线。

M女士炭灰色套装的身影凝立如剑,指尖在合金控制台上敲出冷硬节拍。

笃、笃、笃笃——

“阿尔法小组偏离坐标,他们又有按照原定计划行军”

高级分析员的声音陡然绷紧。

M女士未回头,冰蓝色瞳孔倒映着异常移动的光标:“雅格启动了独立信源,他们不信任我们……”

“现在怎么办?”分析员神情略微紧张:“这会不会影响整个行动?”

“不管他们,希伯来人生性多疑,他们想单干,那就随他们。”M女士说完又补充道:“告诉‘椅子’分队,按原计划执行侦察任务。”

E7峡谷西侧。

SAS“墓碑”集结点。

夜里的凉风卷着沙砾抽打在裸露的岩石上,发出细碎的呜咽。

麦克米兰中士背靠冰冷的风化岩,目光死死盯着手里的战术平板。

屏幕幽暗,时间显示:03:17。

他收起平板,环顾四周。

除了黑暗还是黑暗。

他心中感到隐约的不安。

总感觉黑暗的背后藏着一头猛兽。

于是,他拿出夜视观察仪,朝四周仔细地观察了一番。

还是没有发现……

“詹森,无人机放出去没?”

“放出去了,半小时前看过了,没动静。”

负责无人机的士官詹森摇摇头。

“没看到GNA侦察分队的人出现。”

按照原计划,SAS小队到达这里后会和一支GNA侦察分队进行汇合。

后者从半个月前就已经越过边境渗透到这里,并在这里活动了很长日子。

他们算是打前站的侦察分队。

毕竟,MI6在宋和平手里吃亏吃多了,已经吃出教训,吃出胆小谨慎来了。

死十几个GNA武装的侦察兵总比死英军特种部队成员要划算。

这些人在这里活动已久,对该地区非常熟悉。

今晚麦克米兰带领的小队与他们汇合后能够轻车熟路渗透到宋和平掌控的基地附近,在那里等待空中力量的来袭,并做好地面引导。

空袭的同时,地面进军的计划也在推进。

赛义夫集结在边境的两万大军已经开始出发。

空地协同,两面夹击。

这次,英国人是咬定了要宋和平死。

不过,现在距离约定汇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GNA的人还没有出现……

麦克米兰心头飘过一片乌云,不详的预感爬上心头。

“‘椅子’呼叫深井。”

他立即联络行动指挥中心。

“GNA联络点没有任何动静,预定汇合时间已超时47分钟。重复,无响应。请求指示。”

耳机里是短暂的电流嘶鸣,随后传来“深井”指挥中心值班分析员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的回应:“‘椅子’,保持原位警戒。他们可能因为异常情况所以耽误了,目前我们正在联络赛义夫让他找到自己的侦察分队,正在尝试次级联络通道,你们暂时原地等待,听候进一步指示。”

“收到。”

麦克米兰上尉无奈地切断了通话,冰蓝色的眼眸扫过身边呈环形警戒的队员。

阴影中,十六名SAS队员如同融入岩石的雕塑,只有夜视仪镜片偶尔闪过微弱的幽绿反光。

空气里弥漫着不安的粘稠感,比沙漠的寒意更刺骨。

博恩斯中士从侧翼匍匐靠近,声音压得极低:“头儿,不对劲。太安静了。连只沙鼠都没有。”

麦克米兰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他刚想下令扩大警戒范围——

咻——!

一道凄厉的破空声撕裂死寂!

“RPG!!!”

尖兵组的嘶吼几乎同时炸响!

轰隆——!!!

剧烈的爆炸在麦克米兰右前方三十米处的一块巨岩上炸开!

橘红的火球冲天而起,灼热的气浪裹挟着碎石和金属破片横扫而过,瞬间将两名警戒的SAS队员掀翻在地!

“接敌!十点钟方向!重火力!”

麦克米兰的吼声瞬间被淹没在骤然爆发的枪林弹雨之中!

求月票!求月票!

今天月票多,我就万更。

第1016章 暗夜之矛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